
气死了,真的要气死了,刚把比赛看完,手机就没放下过。这算什么事啊,是不是我老了,看不懂现在的赛车了。
就汉密尔顿那个事儿,简直了。他说的对,国际汽联这事办得是真让人失望。
第四圈,第四个弯道,我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屏幕,他跟维斯塔潘那一下,我以为我看到了什么。
车迷们都炸锅了,评论区里简直是火力全开,从上到下,从左到右,全是质疑声。
你说这比赛,追求的不就是个公平公正吗?结果现在搞成这样,让人怎么说好。
以前看比赛,就是纯粹享受那种速度与激情的碰撞,现在呢,还要兼职当判官,看谁的尺度松了,谁的尺度紧了。
那个场景在我脑子里反复回放,汉密尔顿那是实打实的在争,维斯塔潘也没含糊。
都是顶尖车手,谁也不想让,这很正常。问题是,之后呢,那个处理结果出来,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。
国际汽联之前也不是没出过状况,比如2021年阿布扎比那场,当时就闹得沸沸扬扬。
那时候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安全车出场和退出的时机选择上,直接影响了最后的冠军归属,真是让人唏嘘。
大家那时候也是各种讨论,有人说规则就是规则,有人说应该以比赛精彩程度为重。
这次又来,虽然不是直接决定冠军,但这种“似曾相识”的感觉,真的挺让人无奈的。
你看,官方数据,比如国际汽联在2022年发布的一份赛后调查报告里,就提到过对于判罚一致性的要求,强调要确保所有车手在类似情况下都能得到公平对待。
结果呢,现在这情况,就显得这份报告有点讽刺了。不是说要公平吗,那这次又怎么解释。
我不是说非要偏袒谁,只是觉得,一个竞技项目,它的公信力要是慢慢被消磨掉了,那还剩下什么。
车迷们的热情,都是建立在对规则的信任上的。现在这种摇摆不定的判罚,就跟温水煮青蛙似的。
想想过去,那些传奇车手们,他们在赛道上拼尽全力,赢得喝彩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有人都相信规则是平等的。
现在呢,每次有争议判罚出来,大家首先不是去分析技术,而是开始揣测背后的“人情世故”,这真的很可悲。
你让那些年轻的车手看了,他们会怎么想?以后是不是也得学会“博弈”,而不是单纯的追求速度。
我记得当年舒马赫和塞纳他们那个年代,虽然也有激烈对抗,但很少听到这么大规模的对于“公正性”的质疑。
那时候,大家更多讨论的是技术、策略、胆量。感觉讨论的焦点都跑偏了。
这不光是汉密尔顿一个人失望的问题,这是整个赛车运动的大环境,都在被这种不确定性侵蚀。
你说这种判罚,是鼓励大家更激进,还是更保守?感觉都不是。
感觉就是给了一扇模糊的窗户,让大家都能看到,但又看不真切,不知道下次吹来的是哪阵风。
这几年,国际汽联为了吸引年轻观众,做了不少努力,比如推出新赛事、改变赛制。
但如果最核心的公平原则都动摇了,那些表面功夫做得再好,也只能是隔靴搔痒。
观众们也不是傻子,一次两次可以理解为意外,三次四次,大家就都要打个问号了。
我旁边同事今天也跟我吐槽,说现在看比赛,都不敢开着弹幕了,因为里面除了骂战就是阴谋论。
这氛围,就让人看得很疲惫,好好的一个周末,结果看完比赛一肚子火。
是不是以后看比赛,还得先买个放大镜,把规则条款掰开了揉碎了,才能看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真的搞不懂了,这比赛,到底还能不能好好看了。
这事儿,难道就这么过去了?
声明:个人观念点,结合其他网络信息写的,仅供参考。
新宝配资.配资查询114.配资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