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建筑央企的激烈角逐中,第5把交椅的归属一直备受关注。
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,实力强劲,备受瞩目,究竟谁能在这场排位赛中脱颖而出,坐稳第五的位置?
今天通过剖析两者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、各自的利好与利空因素、二级单位构成等因素,来看看哪家的优势更大。
一、经营数据大比拼
2025年上半年,中国电建新签合同额6866.99亿元,同比增5.83% 。其中:能源电力业务亮眼,水电新签增66.67%,风电增68.78% ,境外新签1416.65亿元,增17.50% 。
中国能建新签7753.57亿元,同比增4.98% 。其中: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新签3301.72亿元,增12.57% ,境外新签1994.79亿元,增13.74% 。
总体来看,中国能建总量略高,中国电建在能源细分与境外增速上更优。
二、利好因素各有千秋
(一)中国电建:全链发力,优势叠加
电建作为全球水电龙头,抽水蓄能市占率超90%,新能源业务营收贡献超过40%。
国际化加速,中标埃及风电、阿联酋水淡化等项目。
技术创新突出,布局AI+工程建造、深远海风电,填补风电全生命周期视觉检测空白,研发投入大,2024年达242.54亿元。
治理透明,连续11年获上交所信披A级,还有三年股东回报规划,2024年分红21.87亿元,增强股东信心。
(二)中国能建:聚焦转型,亮点频现
能建新能源业务增长强劲,近三年复合增42.27%,营收占比32% 。
国际布局广,在90余个国家设置了经营机构,进博会签约创新高,近3年境外签近7500亿。
技术突破多,储能、氢能、光伏浮体居行业前列,还有4个院士站等科研平台。
2024年分红增48.8%且首推中期分红,控股股东增持3.5亿,治理获上交所A级,新高管助力发展。
三、利空因素不可忽视
(一)中国电建:盈利与负债承压
电建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降12.03%,2024年净利降7.21%,增收不增利,应收账款1378.98亿,短期债务压力大,流动比率0.91。
传统业务萎缩,火电、太阳能新签分别降62.28%、32.61% ,越南风电等项目延期,2024年减值90.04亿,资产质量与资金效率待优化。
(二)中国能建:结构与风险交织
能建资产负债率高,2025年达76.31%,负债超6600亿,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-145.09亿,投资流出大。
传统能源、工业制造新签降10.38%、64.5% ,核心高管变动或致管理过渡期波动,煤电项目存政策调整风险,业务持续增长与风控难度大。
四、二级单位构成差异
中国电建机构数量众多,业务全面覆盖设计、施工、运营全链条。
在水电行业,其霸主地位难以撼动,从项目前期规划设计,到中期施工建设,再到后期运营管理,各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二级公司,协同发展效果显著。
中国能建主要水电业务集中在葛洲坝,相较于中国电建,其机构的全产业链能力稍显薄弱。
虽然在能源电力等多领域有所布局,但在业务协同的紧密程度和综合竞争力方面,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,特别是在面对一些综合性水电项目。
五、结论:电建坐稳第五位
对比来看,中国电建凭水电底蕴、新能源增速、境外拓展及全链协同,优势更突出;中国能建虽有亮点,但核心业务领先度、产业链完整性稍逊。
因此,本文认为:中国电建占据建筑央企第五位实至名归,并且在未来有望凭借自身优势,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。
新宝配资.配资查询114.配资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