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百分百棉”“适合裸睡”“高支高密”……谁承想,这些耳熟能详的“品质”词汇背后,竟然藏着大量的劣质床单被套。
9月22日,总台《财经调查》栏目曝光床上用品“四件套”虚标支数、以次充好等问题后,浙江海宁、江苏南通相继发布通报并采取行动。
通报显示,海宁市市场监管局连夜对涉事经营主体开展现场检查,针对涉嫌的违法行为开展立案调查;南通市联合公安部门,对9家涉事经营主体调查取证,抽样检测67批次产品,查封扣押涉案物品7389套。
两地的通报彰显了监管态度,但背后折射出的行业乱象更值得深思。如浙江海宁,是家纺产业核心区域,也是全球提花面料产销中心,其家纺产品行销国内外市场,此次被曝的相关问题,更需引起重视。
标签是假的,材质是假的,检测报告也是假的——所谓“高端四件套”,不过是一场针对消费者的精准骗局。一些家纺产品打着“百支长绒棉”“A类母婴级”的旗号,卖的却是以次充优、虚标乱贴的劣质货。这显然不是个别黑心商家的偶发行为,而是有一条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在背后推动。
主播在镜头前声情并茂,话术一套接一套,用“百分百棉”等词语精准击中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期待,再配上“破价福利”“流量换成交”的催促,很多人毫不犹豫地点击下单。不难发现,这些套路其实并不新鲜,甚至可以说相当“低端”,可偏偏屡试不爽。
更让人心惊的是,这类骗局背后已形成完整的“造假生态”。水洗标随便印,检测报告也能伪造,就连A类母婴标签都可以随意贴。有商家直言,“消费者不会为一张床单去检测”,正是吃准了维权成本高、信息不对称的软肋,不良商家才敢如此明目张胆。
问题不仅出在终端销售。从生产厂家到辅料店铺,从线下批发到线上直播,多个环节共同织成这张“骗局网”。据报道,有的工厂负责人毫不避讳地说,不管什么材质都标A类;有的辅料店甚至主动提供假标签、假报告“一条龙服务”。可见,这不是小打小闹的掺假,而是系统性的欺诈。
这类现象屡禁不止,利润无疑是最大驱动力。用普通化纤冒充长绒棉,用40支虚标100支,成本骤降,售价却翻番。在高销量、低单价的电商逻辑中,这类产品反而成了“爆款”,甚至年销数十万件。畸形的市场激励,让行业出现了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趋势。
另一方面,监管滞后与平台责任缺失也助长了乱象。虽然目前海宁等地已迅速响应、立案调查,值得肯定,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和提高违法成本。同时,网络平台也不能只收佣金不担责任,而应从源头遏制虚假宣传,让失信者寸步难行。
当然,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。所谓“高端”不是不能买,但也别迷信话术和标签。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水平的所谓“高端货”,更要慎之又慎。购买前多看评价、查资质,保留好交易凭证,遇到问题坚决投诉举报。只有每个人都不做“沉默的受害者”,市场才能真正清朗起来。
总之,“高端”不是忽悠的代名词,“便宜”也不是劣质的挡箭牌。虚标支数、贴假标签的行为,欺骗的是消费者,破坏的是市场公平,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家纺行业的声誉。正因此,每一次曝光都不应止于个案查处,而应成为行业净化的开始。
新宝配资.配资查询114.配资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